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北宋·《神童诗》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凤麟诗社, 欢迎您的关注。

作者丨社长有点野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中国人上至庙堂显贵,下到平民布衣,无有不对“出身”问题耿耿于怀的。

仿佛得好,才能得好,那才叫生活,否则就只是苟且。

前阵子阔少王撕葱在网上叫骂“都9102年了,竟然还有没出过国的傻D?”

这腔调,1800年前见过,当时的富二代晋惠帝听说灾民饿死,很费解地问:“都公元3世纪了,还有不食肉糜的傻D?”

看,不管时代如何进步,社会如何发展,上层阶级都是一个尿性——从不往底层多瞟一眼。

王大少粉丝者众,在“国民老公”的光环下,膨胀到不能自已。对于王大少的粉丝来说,这种言论不叫口没遮拦,而是 be real。

与之敌对的花千芳陷入了“粉丝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情急之下一口乱咬:“没有你爹,你啥都不是!” 直取王大少要害——因为确实是这样,没有他爹,他就不是国民老公。

于是王大少急眼了:“怎么着,你想搞阶级斗争?”

打住,到底是谁在搞阶级斗争?

王大少那句话可不是什么“都2019年了,百姓们何不出国走走?”而是约等于(≈)“穷人是傻D”。

上层阶级主动逗弄底层人民的神经,划分阶级制造对立的情形可不多见,一般他们都是一边麻痹安抚,一遍剥削压榨

王大少不仅撕葱,还撕韭菜。

而且连麻痹安抚都想省,直接鄙视羞辱,果然很real 啊,给他呱唧呱唧!(不要以为我吐槽王大少,就是站花千芳。笑话,我是做留学生意的,我当然希望人人都学好英语,出国走一走,好让我有钱赚)

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的戏码,正在政治经济完全被大财阀掌控的韩国生动演绎着——财阀大族把持朝政,拿女明星当玩物,视屁民如草芥。

9102年了,国家从全民皆穷走到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关键节点。所有人期待着他们还记得后面两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谁知道他们的态度是:“傻D,没能力,活该穷。”

成功学的鸡汤灌多了,社会人的白眼看多了,有钱人的羞辱受惯了……没能力,活该穷这话,慢慢地自己都信了。

仿佛那些靠着拆迁一夜暴富的“土豪”们,看上去也无比“有能力”。那些说运气好不是超能力的人,问过她了么?

何以解忧?唯有暴富!

但现实是——钱越来越难赚了!

随着“寒门再难出贵子”走热,阶级固化仿佛已成为一道诅咒,萦绕在每一位“智识”人士的头顶。

“马太效应将更加明显、上升通道关闭、教育就是拼爹、阶级瓶颈无法突破……”

当你机械麻木地涌入水泄不通的地铁站,挤进令人窒息的车厢,掏出手机看到的却是这么几句话,一定有一种吃了苍蝇的感觉——我这么辛苦,为的是个啥?

是不是很憋屈?是不是很焦虑?是不是想抱怨不公?

那就得先搞明白:什么是阶级?阶级是如何固化的?

1. 什么是阶级固化

阶级,维基百科上的解释是指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经济水平和社会身份的社会群体总称。与之相对应的中文词汇应是:等级、地位、资源占有。

Ⅰ. 阶级划分的第一种方式

现代社会,提到“阶级”或“阶层”时,通常所指个人或集体对社会资源占有量的对应水平。即所占据社会资源的多寡。通俗看,这里所指的社会资源既包括资本、信息、教育、声望,也包括性资源、制定规则的权力等。

总结起来,人们追求阶级突破,无非是在追求两样东西,中下层焦虑恐慌,同样是害怕失去这两样东西——权力与自由——所有社会资源的综合。

也就是说,当代社会层次的划分是以“权力&自由”范围的大小进行的。

阶层越高,权力越大,可操控的资源越多,受到的制约越少,自由度越高。

比如主动选择生存环境,甚至改造环境,决策更加主动,重视自我个性的保护,好奇心更强,有能力创造条件达成目标,社会活动更积极等等。

阶层越低,就越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制约。

比如绝大部分时间都被用来获得生存资源,可选择的生活环境非常有限,不得不听命于领导、屈服于社会和文化的潜规则等等。

总之,对很多人来说,就算不是傻D,也不能想出国就能出国。

房贷、奶粉、孩子上学、父母养老……要花钱的项目太多了,怎么排也排不到出国旅行。

阶级在人类社会产生的确切时间已无从考据,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由来已久。

科学家们发现在那些群体结构比较紧凑的灵长类动物社会里,早已普遍存在着严格的阶级差异。

其等级划分逻辑便是因“能力差异”而体现出来的恃强凌弱。这也是很多社会达尔文主义者的理论源头。

Ⅱ. 阶级划分的第2种方式

市场经济搞了40来年,好多人似乎已经忘记了我们是马列主义指导下的无产阶级民主专政的社会x义国家。

在当下的主流媒体中,上层阶级与精英中产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阶级划分”闭口不谈,甚至刻意将阶级差异赖给贫富分化,从而将阶级固化的原因定性为“穷,是因为能力不行。”

加之贫富分化本就是资本主义治国的“副作用”,伴随着经济发展越积越深。普通人要么日益焦虑,要么颓丧认命。

那么主流媒体在大肆宣扬阶级固化、传递焦虑的同时却绝口不提的另一种“阶级划分”方式是什么呢?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概念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对立,其本质是取得收入的方式的差别——资本性收入与劳动性收入的差别

比如王思聪,拿出资本投资一个创业公司,雇佣职业经理人团队,分享企业经营利润,妥妥的资产阶级。

又比如啥也不用干,房子好几套,每月收租7-8万的包租婆,妥妥的资产阶级。

再比如“企业白领”,年薪50万,中产一枚,因为在生产关系中处于“被雇佣”的一方,所以是“无产阶级”。

也就是说,其划分原则是“获得财富的手段”不同——资产阶级靠既有资本“躺着收钱”,无产阶级靠“出卖劳动”挣得报酬。

上层阶级极其代理精英为什么一定要想方设法去掩盖这一事实呢,因为这一理论的斗争性太强——会将社会撕裂为两个对立阶级,即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

这个配方是不是很熟悉?老大哥的心法就是照这个配方练的。

阶级固化的话题要是往这个方向上引导的话,上层阶级简直会瑟瑟发抖好嘛。

总之,在当代社会,有两种阶级划分方式:

(1)按社会资源占有划分;

(2)按社会资源的分配方式划分;

第一种是统治阶层极其代理精英极力宣扬的,而第二种则是他们避免提起的。因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财富分配制度极不公平,也就是说上层阶级占据绝对的社会资源虽是事实,却不合理。

对方辩友可能要发脾气了:“凭本事致富,哪里不合理了?”

看官莫急,且等我娓娓道来。

Ⅲ. 阶级如何固化

社会各阶级之间流动性受阻就叫阶级固化。

用人话讲就是富者恒富,穷者恒穷,且呈现代际遗传的趋势。

举个简单的例子:自从将房地产作为经济支柱(印钞机)来发展以后,大中城市房价一路扶摇直上。

早年买房的,搭上了阶级跃迁的火箭,完成了对后买房者的收割。到了9102年,年轻人的基本住房需求竟然需要耗费2~3代人的“六个钱包”来解决,却再也无法靠固定资产增值来收割下一茬,被固化在剥削链的最底层。(参见《高房价到底祸害了中国人的什么?》)

随着经济增速下滑,生产严重过剩,社会发展呈现内卷化趋势,年轻人逐渐”向“蚁族”进化——勤劳并不能致富。

信息、教育、原始积累等人生重要机遇逐渐被权力和资本操控,底层出身的人士再也难以像十多年前那样靠自己的奋斗取得成功,向上发展的通道加速收窄——“寒门再难出贵子”。

(1)贫富分化

我在前文提到,阶级由来已久,在远古时代,其划分方式就是恃强凌弱。也就是说,由差异化的个体组成的社会是一定会存在强弱之别的。

网上有个很有意思的财富分配实验

100人,每人拥有100元,每一轮游戏中随机将自己的1元钱交给另一人。假设其中有10人更努力能获得0.1%的优势。

即使在绝对公平的分配环境中,个体素质的差异也会体现出财富积累的不同。而现实中,肯定会有些人更努力,有些人更有天赋。

所以,贫富分化是合理的。

有不存在“贫富分化”的理想社会么?想想看,如果这里的财富对应的不是钞票而是“权力与自由”的话,是否可能存在一个社会,那里所有人的权力与自由都是一样的呢?

事实上,我们这社会离“绝对公平”差得老远,我曾经在以前的文章中写到过“在货币超发的通胀时代,离发币中心越近的群体,越容易获得财富。”

(2)代际遗传

既然贫富分化合理,那阶级固化就该合理啊?

这也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试图偷换概念的地方。

阶级固化的表现形式是富者恒富,穷者恒穷,且呈现出代际遗传趋势。也就是说,富者的后代仍是富人,穷人的后代仍是穷人。

社会财富分配不以个体间的能力素质差异为原则——天赋与努力只能决定所处阶层中的相对位置,而出身决定着你的绝对位置,即在哪个阶层

富人的财富,大多数来源于继承,比如撕韭菜的撕葱少爷,其顶层地位根本就是来源于“能力以外的其他资本”。

想杠的别急,不要以为你认识马云这样白手起家的爸爸就可以反驳我,我用的词是“大多数”,建议你看下NHK的纪录片《巨大贫富差距的结局》。

(3)资本+信息+教育

肯定有人想说:“撕葱老公雅思8分哎,很有文化的好嘛,这可不是能继承得来的。”

拜托,如果他是另一个老王的儿子,估计一辈子都不知道雅思是嘛玩意儿。

再者,实现阶级流动的三要素:信息、资本、教育,阶级越低获得难度越大

  • 信息——离发币中心越近(信息越精准),越容易获得超额的财富分配——这是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分化的根源,也是阶级固化的起点。
  • 资本——越有钱越有机会躺着赚钱,比如炒房,收租,吃利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是按资分配——这是阶级固化的核心。
  • 教育——越有钱越容易获得高质量的教育,比如学区房、出国深造。社会层级越高,越能接近教育的本质——这是阶级固化的壁垒。

而同时呢,权贵及精英阶层也正通过这三个方面阻止阶级流通。

a. 信息

顶层是信息源的设计与创造者,普通人看到的、听到的,甚至想到的,都在顶层设计者的掌控之中;

中产精英要么是顶层信息的受害者,最终沦为社畜,庸庸碌碌。要么成为权贵阶层的代言人,为顶层背书,宣扬“消费主义”与“社会达尔文主义”。

无产阶级则被各种“精神鸦片”包裹,沉溺于快手、抖音、微博八卦、游戏之中,逐渐丧失了斗争性。

快手、抖音、微博八卦、游戏……是哪里来的?是顶层设计好,用大数据的方式精确投喂给底层的。

他们以为这些内容打发的是零散时间,其实它们供养着的,是人性的弱点——对于贪图即时快感的人门来说,那些内容跟鸦片没什么差别。

b. 资本

顶层的资本多数来源于继承,生来就有。

中产的资本来源于资历,包括教育与经验积累,企业高管、律师、医生等高薪中产无一不是如此;

底层没有资本,顶层设计者也不允许他们积累资本。

因为大资本需要社会底层的“消费”来满足其自我膨胀的需求,于是他们不停地宣扬“消费主义”,推出各种网贷、小贷、消费贷、校园贷,消灭他们的储蓄意识。再通过房子绑定他们几代人的储蓄与未来几十年的时间。

古典经济学里有一条很重要的理论,即:生产力提高需要投资,而投资来源于储蓄,储蓄就需要勤俭节约。

现在谁还谈勤俭节约?朋友圈里的各种“炫富摔”,看得我好像置身于物质空前丰富的共chan主义社会一样。

小时候(90年代),勤俭节约仍是美德,那时候国家生产力水平落后,需要大量基础投资。而现在呢,投资过剩,生产过剩,于是提倡“消费升级”、“提振内需”来给大资本送人头。

舆论环境甚至还制造出“准中产”、“预备中产”、“新中产”、“小资”……其实都是在评估人们的消费能力,用标签标记好了,一茬茬收割。

综上,阶级固化对大多数中下阶层的人来说,最直接的感受是:

  • 资本性收入的减少。强通胀时代结束,再也不是胆子大敢下海就能暴富的年代了,也不是买一房啥也不用干,坐等升天的时代了。
  • 钱难存,资本更难积累。没有原始资本,怎么翻身做主?

c. 教育

我是做留学教育的,中国三个阶层的家庭基本都接触过,感受颇深的是阶层固化在教育理念上就已经成形了,绝不是大家所想象的“有钱就能上好学校,没钱只能上差学校。”

权贵阶层的教育往往注重保护孩子的个性,目标是培养社会领袖,提升其个人魅力、领导力、团队意识与资源整合能力。直白点说,即是培养他们成为杰出的“新贵”。

中产阶级的教育则重在塑造孩子的优秀的个人能力素质,养成其高效的做事习惯、良好的执行力、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重视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每一步都安排得很有节奏,设计感极强。用一句话概括——学好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底层的教育着眼于“拥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培训,或者是争当“得有个文凭”的“本本族”。

以上,阶层固化已然正在加深,逐步割裂社会,会有什么后果呢?

Ⅳ. 阶级固化的后果

  • 所谓户枢不蠹,流水不腐。阶层之间停止流动,会导致绝对腐败,绝对独裁,参考韩国“张紫妍案”——财阀世家控制着整个国家,为所欲为,肆无忌惮。
  • 会导致社会没有活力,经济发展停滞。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途径,商品中所包含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的凝结。而大资本的资本性收入(躺着赚钱),本质上是对劳动价值的剥削,就会导致劳动人民拥有“越努力,越憋屈”的体感。年轻人逐渐沦为原子化的社畜,一旦工作的乐趣和意义感消失,丧文化便开始流行——既然努力也改变不了生活,不如就放弃吧。参考日本的“平成废宅”。
  • 社会财富分配不合理会造成社会割裂,酿成动荡。A、B两个人在沙漠上遇到了神仙,神仙说有100每金币可以送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分。规则是由A提出分配方案,B若不接受,就收回金币,那样他们就什么也得不到。理论上,若A、B均很理性的话,只要A答应分给B的金币数字>0,B就应该同意。事实上,A分给B的金币一旦<20,B就会采取一种“同归于尽”的方式来报复。人性与理性很多时候难以兼容

2. 阶级固化如何逆转

很多人认为经济学解释的是财富来源问题,认为学好了经济学就能掌握取得财富的奥秘。其实经济学解释的是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

阶级固化的根源是社会财富分配制度的不合理

那么阶级固化的形成过程中,哪些是不合理的呢?

贫富分化不可避免,所以是合理的。但超发货币,大水漫灌,使得距离发币中心近的人获得超额财富分配不合理——有些人认为这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诅咒,所以要解决贫富分化问题,还得靠社会主义计hua经济。

笑话,也不想想计划经济是靠谁来计划的?

靠的是人,而人性是最靠不住的,其分配效率远不如市场。

另外,谁说计划经济没有贫富差距了?计划经济时代,虽然大家都没有钱(资本),但是一部分人拥有更多的生活物资,另一部分人却连饭都吃不饱,难道这不叫贫富分化?

继承制度不合理,在我的工作中,见过不少家世显赫、才华横溢、自律勤奋、善良温和、待人真诚的各种二代,而往往他们颜值还很高。你说气不气人?

可真实的人类世界是普通人终生劳碌,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穷忙,皆不如“我爸是李刚”来得管用。

继承作为一种财富分配制度,不与社会价值的创造相匹配,所以是不合理的。

资本利得不合理,过去十年,任何一个努力工作的人所取得的财富都不能和一位买了房的人相提并论。资本不创造价值,却超额参与了价值分配,这是对劳动价值的挤压,显然不合理。详情请参见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既然是分配制度出了问题,那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案就要从制度角度入手。

上文我们提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按资分配,请问有谁还记得我国社会xx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小学《社会》课本里应该学过的,理论都是对的,只是后面玩摸着石头过河,摸着摸着就玩了起来,竟忘了过河。

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相结合,是最理想的分配制度。但在“初级阶段”很难实现,但至少应做到:

  • 遗产税——应向撕韭菜的撕葱们征收大额遗产税。
  • 高额征收资本利得税,房产税,空置税等。有些专家说房产税与空置税征收难度大。我就奇了怪了,要是拿出当年搞计划生育的那股子邪劲,什么税收不上来?料是开会的老爷们一个个都不想被征税。
  • 反垄断——资本大到一定程度,就会绑架权力(参见韩国的财阀政治)。
  • 外汇管制——上面几招一开,大佬们就想卷了国内赚的钱,跑到国外避税港湾去逍遥,不管哪行?

以上举措都只是在阻止阶级固化的步伐,并不能做到彻底将其瓦解,更无法达成消灭阶级、消灭剥削的目标。真正的釜底抽薪式的解决方案是——去中心化,而其实现则依赖于科技进步,急不来。(这个话题,下次再讲)

洋洋洒洒8k余字,我所讲的重点并不是倡导征收“财产税”,而是提醒各位,对于阶级固化,你可能会恐慌、会焦虑、或无奈、或麻木……但其实它并非无解,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而不是向顶层抱怨。

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努力工作,以期在不同阶层中争取有利的地位,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参与公共制度的制定,履行公民义务。

起初,很多人以为阶级固化就是指贫富分化。但在我看来,阶级固化的真正内涵是文化精神的固化。

《人类简史》中讲,社会中任何一种有层级的组织都靠“想象”链接在一起,不论是宗教还是国家,这些“想象”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传递开来便形成了文化。

而文化灌输,就像蜜蜂的喂食一样,食用营养丰富的蜂王浆,受精卵就会发育为蜂王;食用普通蜂蜜则会成为工蜂,负责采集食物、哺育幼虫、泌蜡造脾、泌浆清巢、保巢攻敌等工作。

焦虑又自私的中产阶级被喂了成功学与焦虑的双料,已沦落为顶层的代理人,一面意图抓住通胀时代的尾巴实现财务自由,跻身资产阶级;一面热炒房产,大兴“鸡娃”教育,将社会底层上升的壁垒越筑越高。

作为蚁民的底层则被抖音、游戏、快手、网络小说……这些“精神鸦片”填饱,甘之如饴,毫无参与公共制度设计的意识,“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久而久之,底层就会变得涣散无纪律,毫无斗争意识也不会反思与质疑,任人宰割。

顶层吃香喝辣俯瞰全局,设计这一切。

所以,你日常可见的“阶级固化”并非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诅咒,而是一场“大型催眠”,为的就是让你认命!

而保持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公共制度建设,为自己的利益说话才能避免这一切!

我们该反对的是什么?是不公平的财富分配方式。

我们该争取的是什么? 是平等

平等是什么?是财富均衡吗?

不是!

平等是所有人有同样的机会去致富,是所有人的权力与自由的范围皆相同。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