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美国创业者有哪些差别?
中国和美国是全球创业和VC最活跃的两大市场。常有人把两国的创业者进行对比,大致的结论概括来说就是美国擅长“从0到1”,中国擅长“从1到n”。
我时常从LP的角度接触中美两边的VC和创始人,谈谈几点“感性”层面的对比吧。
1. 美国创业者更偏专才,中国创业者更偏通才。
美国创业者的创业路径大部分是技术驱动型的,不管是颠覆性——改变世界的创新(比如从Tesla到SpaceX到Hyperloop一路暴走的Elon Musk),还是提升性——通过技术将现有解决方案的效率提高10倍、100倍的创新(比如大部分美国的SaaS初创公司)。
这类创业的攻坚点往往是纵向的技术深入研究和产品打磨,需要核心团队对技术有着近乎“偏执”的信念和钻研。所以,美国创业者大多为技术牛, 比如博士、科技公司程序猿或技术高管、名牌大学理工科学生等。他们被亲切地称作techy 或geek。可以脑补一下穿着格子衬衫、牛仔裤、喝着diet coke、用着贴满贴纸的Macbook的IT男形象。
就好像美剧Silicon Valley里,CEO和他的码农团队的高智商低情商的反差萌虽然有些戏剧夸张,但现实中许多CEO痴迷于产品和技术的打磨,在商业和营销方面是需要寻找联合创始人或高管补足的。
这种技术专才型创业者在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自然也会面临瓶颈。不过对他们来说,被大公司并购是个不错的结果。可以被“aqui-hire”去大公司舒舒服服地做个产品主管,或开开心心套现然后去实现下一个更酷的想法。
相比之下,中国创业者更多是综合性人才,战略思考、融资能力、商务能力、团队领导力一个都不能少。对技术要有一定的理解,但不用到CEO非要自己会写代码的程度,大部分情况下技术也不是初创公司的核心壁垒。
这是由中国目前的创业形态决定的。国内大部分创业仍为商业模式型或应用型创新,O2O、共享经济、互联网金融等均是如此。成功的关键是跨行业的整合能力,而非纵向的技术突破。Peter Thiel把创业者这种的跨界能力概括为Complex Coordination, 复杂性协作。在中国竞争激烈、抄袭频繁的创业环境中,真正的壁垒常常就建立在复杂性协作表现出的超强执行力上。
此外,由于中国的创业生态系统和传统产业链同美国相比仍是不完备或不规范的,创业过程中许多问题并不能通过招人或建立外部合作解决。因此需要创业者具备亲力亲为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管是搞定政府、供应链、上下游合作、投资人、媒体等。另外,美国科技公司和人才的地理集中度也远高于中国——绝大部分美国科技公司的总部在硅谷,而中国光BAT就分别在三个不同的城市。美国创业公司招人常常可以精准到某个公司的某个岗位的某个人,这在中国仍比较困难。
当然,艰难的环境可以造就超凡的创业者。中国的“马云”、“雷军”、“程维”们所拥有的超强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完全称得上是世界一流。或许在不远的将来,他们和他们的后继者们会成为像Jobs或Zuckerberg一样称霸世界的人物。
2. ”改变世界“ vs ”改善生活“
从创业的初衷来讲,美国的创业者的初心更多是“我要做出一个巨牛的产品,让世界更美好(让世界觉得我屌爆了)。”中国创业者的初心更多是“我看到一个巨大的机会,我要借此改变我的人生和社会地位。”
不过,绝不是说美国的创业者不追求金钱,中国的创业者不想改变世界。只是在两者的比重上,个人觉得中美有些系统性差异。
这与社会发展阶段有关。美国的社会阶层更固化,接受良好教育、具备创业基本技能的人,至少是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车库”创业,也得从拥有一个车库开始。相比之下,中国创业者的社会阶层要分散得多,有富二代也有浩浩荡荡的“屌丝逆袭”大军。
出于以上原因,美国的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会坚持对“基本”生活质量的要求。我碰到过不止一次和美东的创业者安排电话会议,因为时差原因只能安排在对方的早上或晚上,结果对方说不好意思,我的孩子很小,早晚的时间必须留出来给他们。同样,美国大部分创业者和VC周末不安排会议。创业纵有十万火急的事,也不能侵蚀他们的个人和家庭生活。
在财务上,美国人大都有负债及刚性家庭支出,前者包括各种房贷、消费贷,后者包括小孩上私立学校的高额费用等。因此,养活自己和团队的成本在创业早期压缩空间不大。
在中国, 寻求“逆袭” 的巨大能量支持着无数创业者们勒紧裤腰带创业。压上积蓄、卖房卖车的人也不少。不过,可能有些副作用的是,“当上CEO,赢取白富美”的巨大吸引力也催生了一些边际性创业,即为了创业而创业。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创业者感觉比美国更“灵活”, 一个方向做不下去就换一个做。美国的创业者似乎更“轴”一些,最初的创业方向轻易不改变。
3. 原生型创新 vs 改进型创新
为什么中国没有Zuckerberg,在大学宿舍里玩出了Facebook? 或是睡别人家沙发睡出灵感而诞生的Airbnb?或是在墨西哥与黑车司机吵架而得出灵感创立的Uber?
为什么所有前沿的科技探索,不管是VR、AI、无人车、基因科技,国内的创业者都还是要锚定硅谷?
这都要归结到教育和科研体制。中国的教育体制,并不鼓励独立思考和个体的独特性。Thinking out of the box, 对于我们大部分人,不是一种思维惯势。同样,黑科技的发展,必然要经历science —>technology—> application。第二步technology—>application中国做得很好了,但真正科学层面的突破,是在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实验室里。而整个社会对科研的支持、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发明从大学到商业的无缝连接方面,中国离美国恐怕还差了几十年。
但这不妨碍应用层面的中国式创新。Tinder的变现远不如陌陌,是因为陌陌引入了游戏、本地O2O等玩法,而Tinder还在执着于做好“向右划“的体验,仅仅引入广告和付费会员这种保守的变现模式。WhatsApp只想静静地做好一个移动IM,但小马哥却把微信玩出了花,朋友圈、媒体(公众号)、游戏、红包、打车、支付,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
可以说,每一个原产于美国的模式在中国落地,都融入了中国式的“实用主义”创新。老外喜欢把这个叫”localization” 或”micro-innovation”, 但我个人觉得叫“改进型创新”更贴切。因为在落地的过程中,中国创业者的商业智慧逐渐叠加,已经引起了质变。
比如许多“小而美”的模式,到了中国,都会进化成平台或生态。“小而美”适合欧美高度分工的产业链和规范化的商业环境。微信在美国一直推不开,因为美国人喜欢纯粹的通信工具(比如短信本身和iMessage),而不是一个全包的App。但中国的商业土壤、资本市场、用户习惯都为平台型商业形态提供了可能。比如乐视,故事也好圈钱也好,在没有一个产品做到行业第一的情况下建立了如此庞大的生态链,这在美国是不可想象的。
美图也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扩张案例。从修图软件(美图秀秀),到短视频社交(美拍),到卖手机(美图手机),美国没有一个修图软件会有这样的野心。美国的一个VC朋友,见完积木盒子后十分感慨,一个的P2P公司居然可以把Wealthfront这类robo-advisor(机器人投顾)的技术已经做到和美国接近了啊。
长远来看,随着移动互联网下沉为基础设施,一些中国特有的模式型创新已经开始在美国被反向复制。 中国的高人口密度、移动网络使用频率、线下服务低效等,均为踌躇满志的创业者们提供了独特的创业红利。